誠悌導引品第三 (四)
儒所以行,釋所以寂,伭所以存。寂者,寂於生老病苦死,指幻寂也;行者,行仁義禮智信,指行政也;存者,存金木水火土,存乎神也。生老病苦死以寂之,仁義禮智信以行之,金木水火土以存之。物生於土而喪於土,人生於氣而喪於氣。能淨土,能養氣,伭可參矣!」
【儒家提倡「行」,釋家追求「寂」,道家講求「存」。寂,是寂在生老病苦死之中,是幻想上的寂靜;行,是行仁義禮智信,是行為和政策的實踐;存,存在於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存在於精神之中。在生老病苦死之中保持寂靜,使行為符合仁義禮智信,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存在。物生於泥土,而死於泥土之中;人生於空氣中,而死於空氣之中。能夠令環境土壤潔淨,能夠養氣,便可以參道了。】
即說偈曰:
大哉伭真1 | 水火相勻 | 以情歸性 | 非者貪瞋 | 虛無妙道 | 配合天心 |
此天心者 | 非血肉心 | 厥2一以真 | 勿二以傾 | 由誠而入 | 由默而成 |
相非有靈 | 靈於寸誠 | | | | |
【立即說偈語說:
偉大玄妙的純真啊!水火互相配合調勻,情回歸於性,沒有貪念和瞋怒。在虛無玄妙的真道境界之中,配合天心。這個天心,不是血肉的心,是完全的純真。不要用真以外的第二種東西來令它出現傾側。要進入這個境界,必須要真心誠意,由沉默而達成。沒有其他靈性可以輔助你,靈驗在於你自己的寸寸真誠。】
吾以誠格 | 非以財臨 | 守道諸子 | 先修汝心 | 勿肆高傲 | 勿著頑空 |
戒暴戒怒 | 積德積仁 | 勸孝於親 | 勸忠於君 | 勸信於友 | 勸和於鄰 |
勸慈於物 | 勸恤於貧 | | | | |
【我(呂純陽仙師)是以真誠來令你們明白修道的道理的,我不是來施財的。守道的各位壇人,你們要先修你們的心性,不要任意對人高傲;不要執著頑固於不實際虛空的東西;要戒粗暴,要戒瞋怒;要積善德,要積仁愛。勸人要孝順父母宗親,勸人要忠於國家,勸人對朋友要守信用,勸人要和睦鄰居,勸人要慈愛珍惜一切物件,勸人要體恤貧人。
莫誇己勝 | 莫滅他人 | 富亦無根 | 何須自矜 | 貧豈常貧 | 何須怨瞋 |
貧不求諂 | 富不驕矜 | 善善惡惡 | 報應昭明 | 汝若修善 | 子孫旺興 |
汝若作惡 | 後代凋零 | 恤孤憐老 | 戒殺放生 | 日積月累 | 必獲修功 |
三元3保舉 | 萬聖4助成 | 他年行滿 | 拔宅超昇」 | | |
【你們不要誇耀自己勝過他人,也不要打擊他人。富貴是無根的,沒有必要自恃富貴而自視高人一等;貧窮亦不是永久的,沒有必要因為貧窮而生怨恨心。貧窮時,不向人諂媚;富貴時,不驕傲待慢他人。善待善人善行,厭惡惡人惡行。 報應是明顯的,你們如果努力行善,子孫便會興旺,如果作惡,後代便會凋零。如果能夠體恤孤兒寡婦,憐憫老弱的人,戒殺放生,日積月累,必定會獲得修成的功果,得到上中下三元帝君向天保舉,獲得很多仙真佛聖幫助你們修成 。他年修行功果圓滿,整個家宅的人都會獲得薦拔超昇的。】
師宣偈畢。會中有二十人,同聲稱贊,稽首法壇,謝禮天真,悉心信受,願體
仙師寶經,誓行平等,除三毒、遠六塵,淨心明性,宏誓
師前。時有慶雲和靄,仙樂敷空,白鶴飛翔,丹霞映室。大眾作禮, 敬肅而退。
【呂純陽仙師宣告偈語完畢。會中有二十人,同聲稱贊
呂仙師,並且稽首叩伏在 呂仙師法壇前,全心全意信服並接受
呂仙師的教誨。他們願意身體力行 呂仙師寶經的內容,決心從今待人平等,屏除貪嗔癡三毒、遠離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純淨內心以達至真性圓明的境界。大家即時在
呂仙師法壇前發宏誓。這時,天上出現慶雲和靄氣,空中充滿仙樂聲,有白鶴飛翔,有紅霞映照室內。大眾向
呂純陽仙師法壇行禮,恭敬嚴肅地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