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團體來訪金蘭觀

金蘭觀佈道部

學術交流 扶乩氣功 探究源由

  多年來大專院校各辦學團體會定期來訪金蘭觀作學術探訪,如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都會有不同學科的大學生來訪本觀,特別是香港大學會每學期兩次,一年來訪四次,讓莘莘學子探訪不同的宗教團體,其中金蘭觀是道教必到的景點,每年有百多位大學生來訪,當中更有不同國籍的同學,本觀也就此開創了雙語的講座助外藉學生了解道教。各同學會參與開乩日的活動和學術活動如道學講座、了解金蘭觀歷史、觀察扶乩、體驗氣功。

2015年10月11日,修讀通識科目的香港大學學生
在本觀正殿觀察扶乩

2015年3月1日,本觀馮曉韶監核主任向
香港大學的大學生分享金蘭觀的歷史

 

2015年4月12日,本觀高偉邦副主席向香港大學的大學生分享
「道與金蘭」的密切關係,解說人何以要尋道。

2015年10月25日,香港中文大學修讀道學的碩士生於
本觀正殿觀看「金蘭觀介紹」的短片

香港大學修讀通識科目「靈性, 宗教及社會變遷 (Spirituality, Religion and Social Change)」的大學生認為最引人入勝的是雙人扶乩和氣功體驗。他們明白到扶乩並不是鬼怪之說,而是上天向世人傳遞修道信息的途徑,及後他們發問了不少卻探討扶乩的問題,如上天如何透過扶乩傳遞訊息而扶出乩文?乩手在扶乩時是處於怎樣的狀態?為何乩台上的各人都穿著上白下黑的服裝?以上的問題讓我們有更多機會向學子闡述扶乩在金蘭觀的重要性和獨特性。

而大學生在體驗氣功後,大多同學都很雀躍自身原來已有「炁」(音氣)的存在,並好奇靜坐是怎麼回事,想了解更多。探訪金蘭觀的一日流程是讓各位同學更深入淺出了解道教這宗教,大部分同學發現道教與自己想像中的有所不同,並對氣功十分感興趣,欲再嘗試更多,甚至想繼而學習動功和靜坐,這些一一反映於他們探訪後的問卷中。

2015年11月8日,香港大學的大學生與本觀陳楚娟主席、高偉邦副主席
以及一眾工作人員於本觀大殿正門拍大合照

 

2016年3月16日,香港大學的大學生在氣功導師和
一眾氣功助教的引導下體驗氣功,練習提氣

 

2016年3月16日,香港大學的大學生與氣功導師、一眾氣功助教
及工作人員於本觀後山草地拍大合照

 

2016年4月17日,香港大學的大學生與本觀道元長老、陳楚娟主席、
高偉邦副主席及各位工作人員於本觀正殿拍大合照

 

2016年10月23日,香港大學的大學生正了解「道與金蘭觀」的密切關係

 

2016年10月23日,各位氣功助教讓香港大學的大學生
感受「炁」(音氣)和探索自身的「炁」(音氣)

 

 

*  香港大學於二零一六年八月二十四日發送感謝信給本觀,對我們的接待工作予以肯定,以下連結是感謝信的正本和譯本,請詳閱。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致金蘭觀的感謝信

  這次來信是想向 貴觀深表謝意,感謝您們一直以來熱情友善款待本社會學系「靈性,宗教與社會變遷」課程來訪過的學生。

  在參觀金蘭觀後,學生的回應是非常正面的。正當大多數學生對於道教有些基本認識或先入為主的偏見時,這些來訪讓他們對道教教義和實踐的方面,以及其中的靈性意義,更深入去認識,這來訪是個啟迪心靈的難得經驗。好幾個學生給我寫信,信中提到他們如何學會簡單的氣功,這體驗對他們自身和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定義。

  我們生活在極度唯物主義社會,宗教這話題在此社會中具爭議性,充斥著偏見和無知,並有不同的宗派。我希望經由這門課程,給學生一個方向去探索香港宗教傳統,提供空間讓學生透過嚴謹的學術探討,如探討靈性的意義和思考何謂靈性。學生參觀宗教團體,如金蘭觀,即使到訪時間很短暫,也讓他們有機會參與實實在在的宗教傳統,這是探討學術過程重要的一部分。根據學生對探訪宗教團體的評價,探訪宗教團體的環節一直以來也是整個「靈性,宗教與社會變遷」課程中是最受歡迎和備受讚賞的。感謝你和你的團體的努力,相繼投入為我們的學生安排這別具意義的探訪體驗。這份禮物十分珍貴,我們為此深表感謝!

  希望如果對 貴觀負擔不太繁重的話,期望今年可以繼續讓我們的學生來訪,如果有任何困難或不便之處,請告知。期待著我親自來出席 貴觀安排的大學來訪活動!

衷心感謝!

宗樹人博士
社會學系主任
二零一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在此感謝各大院校和到訪團體給予我們機會向大眾介紹道教金蘭觀扶乩和氣功的特色,本觀萬分期待以後有更多機會向各位學子分享金蘭觀這個修道之地的特色!

 

【活動目錄】   【主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