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講義 —— 益中用損談《益卦》

  乙未年值年卦為易經第四十二卦「風雷益」。益這個字,按《說文》的解釋是饒,即富饒、有餘的意思。在古文字的考究,當是水有多了,在器皿上滿溢出來,所以皿字上是一個高出的水字,代表坎水,這是以水的滿溢來表示有餘和增益。

卦辭: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震下 巽上)

  益卦的組成是震下巽上,下卦的震主動,同時由於震卦的形狀好像舟船,它的動便有前往行進的含義;而上卦的巽為風,象徵風從天來,給予助力,舟船的行進獲得風的送行,便有順利前往的含義。所以益卦卦辭說:「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利有攸往是利於前往而且能有所作為;至於大川在易經中常是危險和困難的代表,利涉大川顯示縱然有大川阻隔,亦能順利渡過。

  《易經‧繫辭下》對益卦有如下的解讀,「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斵 (音琢,砍削之義) 木為耜 (音字,農具:犁頭),揉木為耒 (音磊,犁柄),耒耨 (音扭,耕種) 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這是說古聖人神農氏治世的時候,通過卦象的道理,製作出耒耜(音磊字,上古時代的翻土工具,後世作為各種農具的總稱) 這種器物,教世人使用,而有益於天下人民。因為巽卦五行為木,象徵木柄的上端,中爻是坤,表示地,震卦五行亦為木,意義為動,以一陽在坤土之下,象徵犁頭插入地裡,把泥土翻動上來。


彖辭:益,損上益下,民說旡彊。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慶。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動而巽,日進旡疆。天施地生,其益旡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易經的道理,萬事都是相對的,沒有一樣是絕對的。世事有得必有失,有福必有禍。益的反面是損,損了這一邊,就益了那一邊,問題是誰受益,而誰受損?

  益卦以下面的震有所動,而上面的巽便作出順從,上面的順從則使下面受益,這便是損了上而利益了下,故曰「損上益下」;下為民眾,得到上的順從而獲益,自感歡欣,故「民說音悅 無疆」,也就是無限歡喜。

  上面受損的九五陽爻,代表君主,能夠作出巽順的舉動,屈降尊貴而下裨益於民眾(坤卦為民),這種「自上下下」,是君道光大的美德,故「其道大光」。有了這樣的美德,必為全民所歡慶,獲人民支持,這還有什麼事的進行不能順利?有什麼事要行而行不通呢?所以說「利有攸往」了。而在上的君主正是以中正不偏、胸襟廣闊的美德,順從民眾,不計較自己受到損失,這是令人慶幸的獲得成功的原因,所謂「中正有慶」。

  渡涉大川要用舟船,舟船由樹木所製,為土地所給予。有了舟船,又賴水流風向的輔助,巽為風,此是上天所給予的。益卦正是天時地利,要有的條件都具有了,故「利涉大川」,震為舟船,巽為風順,上下皆木,所以說「木道乃行」。在益卦的行進動作之中,能夠始終以順從為原則,而不是恃高位而驕恣抗拒順從,那就能不斷獲得進步。這就是「益動而巽,日進無疆」的解讀。

  自上下下,一如天之廣施陽德於地,地受天氣而生長萬物,天之施惠,地便獲益,所言「天施地生,其益旡方」,指這種上面的施予令下面獲益的情況,在廣義來說可以是沒有止境的。但在狹義來說,這裡便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凡益之道」,必須「與時偕行」,所謂施予,必須在有所需要,土地亢旱,天降甘霖,便皆大歡喜,但雨水已足,天仍然下,則成為淫雨了;進行救濟措施,在於民眾有困難需要,但無限境的賑濟,便會助長懶惰閒散,勤勞的人荒廢業務了。所以時機和是否真正需要,是最為關鍵。王弼注解益卦提出,「滿而益之,害之道也。」滿溢了的時候仍去益他,其實是害了他啊!故表面獲益,實際可能是受損;表面上受損,可以是得益,《道德經》四十二章說:「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益與損只是一體兩面而已。

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象辭是孔夫子對易卦的學習心得,教我們法天地之道而行人道,他從獲益必須減損,提出損與益是相通的,要明白「遷善改過」便是「風雷」的道理。道祖更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即學道修道上的增益,其實必須由損去妄念和執著去達到。只有去除不善(損),然後才能夠增益(益),而達於至善。

  要知道,人從無始劫以來,以至現世,千生萬死,其實積下了無數惡業,因而使我們繼續輪迴。真正想學道修道,如果不能拔除這輪迴種子,一切只是空話。所以在道門來說,我們增益道心,就必須損去妄心;我們增益正氣,就必須損去邪氣;我們增益善念,就必須去除惡念;我們增益生命正能量,就必須拒絕負能量。

  這就是修真中的「益中用損」的道理,「損」是下決心消滅歷劫輪迴種子,下決心去除執著妄念、貪瞋痴三毒,實行三皈五戒,通過「損」來獲得真「益」。所以象辭說「君子」明白在損中獲益的道理,「見善」就會向善處靠近(遷),發現「有過」就會改正(則改),那善就會愈積愈多,真正獲「」。

 

 

【修身課程目錄】   【主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