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蘭觀修真講義 -- 道德經與修真 之三十九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章言『執大象,天下往』,即陰符經謂『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行之謂,人行之謂,德者乃人“體道而行”之所得也。但德有上德下德之分,上德乃人天合一之結果。天地之德:天覆地載、日月運行、四時有序、長養萬物;人身為小天地,與天地合德,外則修身行道,內修時則在身中長養及轉化精氣,使一炁周流,與日月合明,與四時合序,純乎自然,不追求、不著相、不講究,就是因為這樣,德自然而就,是以有“真德”。下德就不同了,知道了道德的重要、不能失之,執德之知識,轍隨聖人之行為,究乎先聖之事跡、所行應對,這樣當然也是德,但只是處事的模式而已,卻不是出乎本性、發乎自然、人天相應、天人合一之德,是以無真德。以修真而論之,上德心意沒有執著定見,清靜無為,天人相應,而精氣神自然轉化--精自化炁、炁自化神、神自還虛、虛自合道,後天返先天,太極歸復無極,所以無為而無不為。《周易參同契》有云:『上德無為,不以察求;下德為之,其用不休』。下德就不同了,有了丹法知識,依有為之法,察求境界、狀態,以有為之,心法的活動未能休息,所以不能進入先天真境。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凡塵濁世乃屬後天,仁義禮智信乃是人與人之間相處之德,五行分屬木金火水土,也有上下之分。仁屬木,上仁 最慈悲的人 與天地為一,覺人溺己溺、人饑己饑;在修真的時候,忘人忘我,無三心四相,所以能無以為。 義屬金,義為宜也理也,好比地球環繞著太陽運轉,有一定的軌跡 包括距離,過近則萬物焚燬,稍遠則萬物冰封,是以維持適度的軌跡,使萬物得其生是為義。所以上義 最有義之人 行事要剖析邪正,才能維護綱紀,所以上義做事是有以為的。再差的情況,就是當施行上禮的時候,而得不到對方應有的回禮,則欲揚臂向著對方,指其無禮。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以層次而論之,失去了道才失去德,失去了德才失去仁,失去了仁才失去義,失去了義才失去禮。禮是忠信最浮薄的地方,也是災亂的始首矣!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失去上德的原因,是因為受濁世之感染,失去了人天相應、天人合一的能力,而去學習道德之智識,得到前識 對道德的認知及智識。而道德的認知及智識 前識之謂 雖是道德學問之精華,在修真時欲使用之,卻是愚蠢的開始。是以大丈夫應選擇處於深厚,而不居於浮薄;處於實在而不居於華美。故修者應捨棄只重外表華美而浮薄之方法,而採用深厚實在的法門。

 

 

| 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   【修真目錄】   【主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