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蘭觀修身講義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解 之二


由「般若」一詞看佛經中翻譯的問題

  佛經原文是梵文,發音和文字完全與中文不同,在翻譯成中文時,出現有四類情況,一般稱為四例。j音和字都翻譯成中國的語言文字,如大藏經中的大小乘經典。k是有些字只翻字不翻音,即將梵字譯成中文,但保留原來的梵音,如「般若」二字,或者佛菩薩所說的「咒語」。l翻音不翻字,如佛胸前的萬字,字體雖然仍然是梵文,卻譯成中國的語音。m音字俱不翻,如梵文版本的佛經,全部保存梵文與梵音。

  那麼不翻譯的地方,以什麼為準則呢?它有五種,稱為五不翻。j屬秘密故不翻,如佛經中的一切神咒,是諸佛菩薩於禪定中所發出的秘密語,一個詞含攝無量的意義,中文中沒有適當的詞句,可以表達其中所含奧義,故不翻。k因尊重而不翻,如般若,雖然可以譯名智慧,但其中含意包含宇宙人生真理,并不是一般人的智慧可比,即使是一些聖人賢人的智慧,亦望塵莫及,為了顯示般若的尊貴,避免人產生誤會,所以只譯其音,不譯其義。l屬於多含不翻,有一些詞含有多種意義,故不翻。m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雖然可以譯為「無上正等正覺」,但古德譯經,故意保留原音,目的是顯示佛道的殊勝,令讀者特別注意!後來譯經的人,亦隨順古人的意思,保留不翻。n此方沒有的不翻:如庵摩羅果,是印度當地的一種藥果,形似檳榔,食之可驅風寒;其他地區沒有,所以不翻。其實,庵摩羅,是清淨無垢的意思,可譯名:清淨無垢果。

『般若』之音義翻譯

  「般若」二字,讀音「波惹」,這是原來印度的梵文讀音。本來「般若」含有中文的「智慧」的意思,但是為什麼不直譯為「智慧」,而仍用印度的原音呢?這是因為中文中所謂「智慧」,是指普通的聰明智識,而這種聰明智識,離開道經、佛理中所述,離開仙真佛聖的無上智慧,尚差得很遠很遠,特別是普通人的智慧,根本未能破無明、去煩惱,不能超脫生死,不受陰陽所制,不被五行所剋,成仙成佛,晉上天堂,返回無極。

  「般若」是轉凡成聖的智慧,因此,古之譯者,乃保留其原音,不將「般若」譯為智慧,以顯示「般若」的尊貴,并非世間人的膚淺智慧,可以同日而語。(有使人易懂,解成「妙智慧」、「大智慧」者。)

  般若者,是要用無上的智慧力,降伏自己放縱的身心,習靜定而不生心魔,看破凡情不迷紅塵,以慈悲心度盡世人,惟獨不計較自己。由於這個原故,般若是不能簡單譯作智慧的。

誦讀《心經》的好處

  在未解釋《心經》之前,先說說誦讀《心經》的好處,可以讓我們更重視《心經》。由於《心經》是大乘佛理,這個乘字,是「車乘」即運載的意思,譬喻載人載重物,小乘中乘好像小車,力量太小,所載有限,僅能載自己;而大乘尤如大車,不但載自己,還可載更多的人,像巴士、火車、飛機所載就比單車、小車不同。道家、佛家更時常用船來作譬喻,故稱慈航、或者般若船、救生船。

  《心經》既屬大乘,所渡者不僅廣眾,而且尊勝,因《心經》所說乃「般若」,而「般若」按佛理說,諸佛皆由般若所生,「一切諸佛,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金剛經》),《心經》中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說明三世諸佛得成菩提,都是依般若而得成就,所以說般若乃是仙佛之母,而既然諸佛皆是依般若而生的子女,所以般若最是尊勝,讀誦《般若心經》,並依之修行,便可得無量功德

有漏功德與無漏功德

  仙真佛聖經常勉勵我們積功立德,但是我們須知,並不是我們所做的任何善事皆有功德,原來功德離開般若,或者不與般若相應,便非真功德,又稱「有漏功德」。般若是轉凡成聖的智慧,依?這種智慧,在世間而有般若的覺悟,依此覺悟所作之善事,方有真功德,或稱「無漏功德」。

  什麼是有漏呢?像一件器皿,是穿漏的,以之盛水,必定漏去,如果人在行善的時候,以貪心(謀名利、風頭、權位、為私慾)、嗔心(埋怨、不滿、憤恨、不平、咒罵、冷嘲熱諷、妄語等)、痴心(執著、不分是非、邪見邪想)、慢心(自高自大、看不起人、輕慢別人、不能與人和睦共處)、疑心(不信真理、不信因果等)、自私固執的態度從事,則雖然做善事,但這些善事沒有與般若智慧相應,實際上缺乏般若的覺悟,功德都很快漏去了,便是有漏功德。簡單說,在這中間夾雜有私心的,不是無人無我,是斤斤計較的,便屬有漏。

  我們有些人做了些善行,便覺得自己甚有功德,但到因果面前,或疾病痛苦,或命運不濟,或家庭不幸,便怨恨為什麼上天不予善果,這是不知道以般若去作功德。歷史上的梁武帝,第一次見到達摩祖師,問曰:「朕一生供佛齋僧,起寺建廟,有什麼功德?」達摩祖師說:「實無功德。」原來作善而念念不忘,處處記住,以作炫耀,實是有漏功德,做了善事也沒有效果。

  如果所行之善事,沒有貪嗔痴慢疑自私執著等夾雜其中,大公無私,是屬於轉凡成聖的善行,如此功德實為無漏功德。即如一件堅固不漏的器皿,用來盛水,並不會漏去。簡單說,其所作是完全由真心流露的,是沒有私心的,無人無我的(無四相),是沒有是非,不斤斤計較的,作善而不欲人知人見,不想揚名,便屬無漏功德了。

念誦《心經》的靈驗

  經常靜心念誦《心經》,並且依之修持,在特殊情況下,會發生想不到的靈驗效應,下面講兩個簡單的真故事,以供參詳。

  根據一部專記載救世大士聖跡的《觀音菩薩本跡感應頌》所述,宋朝有一人名賴省幹,在浙江一帶專捉童女,以妖術殺人祭妖。有一女子的母親敬奉觀音大士,常念誦《心經》,於是女兒也常隨母念誦。不幸後來這女子被捉,當輪到以她祭妖,先要沐浴更衣,然後鎖在沒有人的房中。女子自念必死,惟有一心念誦《心經》,至夜半,忽有一物由屋上下來,光閃如電,穿窗而入,女子見了感到恐怖,只能念出《心經》最後的咒語:「揭諦揭諦……」忽然自己口中放出光來,那妖物不敢前進,而女子口中光明漸大,照射妖物而發出鏗聲,妖物接?扑倒地下,此時適值有巡者經過,女子即大聲呼叫救命,巡者破門而入,見地上一條已死之大蟒蛇,女子講述經過,於是報官捉拿了賴省幹,依法治罪。這是念誦《心經》的靈驗,其力量不可思議。

  這部書還有另一個靈驗故事:陳有嚴家中的婢女有鬼魂上身,忽然胡言亂語自稱是姓楊的,各人為她百般祈禱而不許,唯請念《心經》超度,於是全家虔誦《心經》,婢女忽然瞋目大聲說:『有人食了肉粉團來念《心經》,這樣是沒用的。』於是調查眾人中,果然有一人食了肉粉團,便令退出,大眾再虔誠地念了一千遍,婢女才漸漸蘇醒,造也是念《心經》的靈驗。

 

【上一篇】   【下一篇】   【修身課程目錄】   【主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