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蘭觀修身講義 —— 續談轉識成智


  人的心識,依照功能分為八個部分。前七識平時活動,第八識儲藏,將眾生歷劫累世的所有資料,深深收存,到另一期生命(來生)開始,即會重現,去支配這一期生命的所有活動,並且因為過去歷劫累世的人我業力關係,帶出曾與其有所牽連的人事,重遇他(他們),或受報(依過去世的善惡而受報)、或回報(依過去世的善惡而回報)。

  所以,眾生一期生命中看起來是偶然遇上的人和發生的事,其實都是眾生過去世的業力所造成,由阿賴耶識從眾生過去的資料中取出、提供,形成人一生的宿命。 龔中成壇主曰:「人皆有命,命運使然,宿命論之說,源於道家。(2005/9/11)只不過,道家在講宿命的同時,亦告訴人們,人可以通過努力,改變他的宿命。這其中需要改變他的心識(修煉),轉識成智,行善積德,消冤解孽,清除因果,然後才可以做到「我命由我不由天」。

八識如何轉識為智

  八識阿賴耶識儲存眾生過去的資料,所以眾生在一期生命開始的時候,除了他最初來自無極的純真之外,其餘在他生命活動中顯露出來的與眾不同的特性,或者能力、愛好、習慣、行為,往往就是他過去多世累積的特性,當中當然有好有壞,對好的我們要協助培育,壞的就要協助克服。比如有一個小孩,出生後即除了白飯及素菜之外,絕不吃肉,這就顯示他過去世本有持戒茹素的行為,只是不知其他什麼原因現在要到凡間重修,這時候父母和親人明白道理,就不應再強迫其吃肉,而應要支持他、配合他,並在日後慢慢發現他在性格、待人接物等各方面負面的問題,然後施以教育,使他能重建好的習性,來面對他的修行道路,解決他自己的因果。

  又比如小孩喜歡繪畫、音樂、舞蹈,或者其他能力,而且看起來在這些方面很有天份,父母在高興之餘,應該留意引導,不要讓他去胡亂塗畫、歌唱、亂跳,在不分是非對錯的情況下發展他的潛能,以致意識不良的、低級趣味的、庸俗下賤的繪畫題材、歌詞內容、淫穢舞蹈,成為他的主要活動,讓他天天耳濡目染,於是他源自過去世的天份,反成為了他成長的絆腳石,使得他日後善業不曾增加,而惡業更多。

  八識阿賴耶識寄存最多的,就是眾生過去世的業力,表現出來,就是所有的人生際遇、命運順逆、災病疾厄,也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因果報應問題。

  修行人要明白人的所有因果,乃過去自己所作的善惡業所成。因此絕不能怨天尤人,一點點的埋怨,不論是對天地、還是對別人,都只是徒增自己的負面因素,絕不會減少所受的報應。這方面, 鍾離師祖十試 呂純陽師尊的故事,可以是我們的一個參考。話說有一天,  師尊獨坐家中,忽見奇形怪狀的鬼怪跑來無數,有些想打他,有些想抓他,更有些要殺他,但  師尊心中全不畏懼。接著又有數十個夜叉,押著一個血肉淋漓的犯人,一邊哭泣一邊對  師尊號叫,說:「我是被你上輩子殺害的,快點還我命來!」  師尊回答說:「殺人填命,有什麼好推辭的呢。」於是自己取刀子、繩索等物出來,準備自殺以償還命債。至此空中忽有人大喝一聲,鬼怪囚犯等全部一下不見,此是  鍾離師祖現身,表明試驗道心的事(後略)。  師尊對鬼怪索命,認為既屬自己所作之因,即慨然接受償命的果,就是這種態度,使他超脫了凡人的心胸,而符合踏入仙班的條件。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業力是極為可怕的,但修行人要明白,既是因果,就得接受,不可怨尤。

  在 釋迦佛祖尚未成佛之前的某一世,迦毗羅閱城一條小村,村裡一個大池,因為天旱水涸,池裡的魚類盡給人取食,最後剩下一條最大的魚,也被烹殺。全村只有一個小孩從來沒有吃魚肉,但在那天敲了大魚頭三下來玩耍。

  後來到 釋迦佛祖的時代,波斯匿王很相信佛法,娶 佛祖同族的女子為妻,生了一個太子,叫做琉璃。琉璃小時在 佛祖宗族的迦毗羅閱城讀書,一天因為好玩,坐了  佛祖的座位,被人責罵,把他拋下來,懷恨在心。後來他長大做了國王,便領軍來攻打迦毗羅閱城,把城內居民殺盡,那時 佛祖頭痛了三天。所有的弟子當時請 佛祖設法解救,  佛祖說這是定業,難以轉移。 目連尊者(即現在的   地藏王菩薩),用缽攝藏起 佛祖的親族五百人在空中,以為把他們救了,誰知放下來時,已盡化為了血水。後來眾弟子問  佛祖, 佛祖便講述了過去世村民吃魚的事。那時的大魚便是後來的琉璃王,他所帶的軍隊就是當日池裡的魚類,而被殺的迦毗羅閱城居民便是當日吃魚的人,  佛祖本身就是當日的小孩,因為敲了大魚頭三下,所以要受頭痛三天之果報。定業難逃,所以  佛祖親族五百人雖被 目連尊者救出,也難逃性命。(後來琉璃王墮落地獄,冤冤相報,沒有了期。)

  仙佛也不能離脫因果,更何況我們這些凡人。明白上面的道理,我們遇上命運中的不吉際遇,事業、工作、家庭、疾病、人際關係的不如意等等,不僅不應怨尤,更應學會逆來順受,迎上去,經歷它,樂觀地看待它,對任何人都有心懷感恩之心。要知道越是勇敢地面對它,越是誠心懺悔,心中感到自己過去有錯而後悔,對別人處處感激,「苦心笑臉」,當勇敢捱過這些痛苦,即就是 龔壇主所說的「遇難呈祥」局面到來的時候。消弭因果需要我們有正確的態度,這就是修行人的「轉識成智」。

守戒對轉識成智的重要性

  修真行道,首要持戒,戒是走上修真之基本。有修真之心,卻連持戒都做不到,這個修真是沒有一點作用的。持戒的修行人,時時處處有吉神護祐,邪魔只有敬畏,不敢妨害;破戒的修行人,邪鬼對他輕賤唾罵,跑到那裡都掃去他的足跡。佛經講以前在罽(音繼)賓國的地方,有一條毒龍時常為禍。當時有五百位羅漢聚在一起,想用修行禪定的神通力驅逐它,總沒法把毒龍趕跑。後來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禪定,僅對那條龍說了句:「賢善,遠此處去!(朋友,走遠些吧!)」結果那毒龍便遠跑了。眾羅漢奇怪,便問那僧人用的是什麼神通,他說:「我不以禪定力,不以神通力,只是嚴格遵守戒律。平時把犯一點點的戒,當成嚴重的罪,全然不敢觸犯而已。」我們想想,五百位羅漢的禪定力也不及一位嚴守禁戒的僧人,所以持戒的力量是多麼大哩!

  道家持戒的基本戒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酗酒。三清戒是:清淨身、口、意,是行為、說話、心識的純淨。有了這些戒律,用功去嚴格遵守,我們就能守住心性,不生妄念,念念純淨,心中所想都是善念,惡念一絲不生,念念皆善,又何愁惡業不能消除呢?

思考問題:

1、前七識又可以轉識成智嗎?「眼、耳、鼻、舌、身」前五識如何轉識成智?

2、六識意識負責思考,將「色、聲、香、味、觸」收集的訊息綜合整理,這當中如何轉識成智?

3、七識末那識最強於我執,你平時發現自己有「我執」嗎?

4、「我執」有什麼好方法可以解除?

5、有人無理辱罵痛打你,你會如何?不生嗔恨心,能嗎?

6、在公家的事情上,你能不分冤親憎愛,不分人我上下,處處為公嗎?

 

【修身課程目錄】   【主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