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蘭觀修身講義 —— 『紫霞施澤』談移風易俗


  一年一度紫霞施澤臨近,七月十三日晚本觀將有隆重法會,各部門現正按部就班投入工作, 司馬頭陀副壇主上壇亦加以肯定:「乙酉年紫霞施澤日近,各部門駕輕就熟,堅守神職,各盡所力,全情投入。」紫霞施澤特別隆重,乃因為七月鬼門關開放,金蘭觀壇人不但能和先親祖幽陽相會,更能承 師法力,超拔先靈,功德無量。關於紫霞施澤的意義,我們過去已多有講及 (請參閱每年此段時期的乩文與講義),耳熟能詳,暫且不表,這裡想討論一下紀念傳統民俗節日的重要意義。

登山掃墓

登山拜墓孝子賢孫比肩接踵

菖蒲

形狀有如刀劍被稱為蒲劍的菖蒲,是驅妖辟邪之物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百姓日用而不知

  每年清明、端午等重要節日, 壇主都特別將臨近的乩期安排休息,醫務部亦停止義診。這有什麼理由呢?那就是讓我們能在此時段,加入有關活動的隊伍裡。





  清明拜墓,追思先親,即《孝經》所述「春秋祭祀,以時思之」的孝行,為盡「生民之本」的大事,它是我國人民孝道中慎終追遠的自然表現;端午吃稯,插掛菖蒲、艾葉,進行龍舟競渡,則在在令人想起戰國時代楚國憂國憂民的忠臣屈原,每到這個時節,屈原的名字就會浮現在我國人民的腦海中。

  清明與端午,一個關乎孝道,另一個關乎忠道;一個令人想起自己的父母先祖,一個令人想到國家民族,而成為我國傳統中關乎忠與孝根深柢固的風俗習慣。至於民間的盂蘭節,我金蘭觀的紫霞施澤,意義更為重大:孝子賢孫齊集,齋戒沐浴,誦讀經文,超拔先靈,放下執著,早登上界,這是超越凡孝、而為聖孝的重大的活動。





  風俗者,族群的共同習慣也。一個好行為經常做,可以變成好習慣;一個家庭、家族的好習慣便成為家規、家風、門風;一個民族的習慣便成為民俗、風俗,悠久的民俗、風俗便成為歷史傳統。當一個行為成為風俗習慣,便讓人有理所當然的感覺,也就是說清明節登山掃墓、端午紀念屈原,已經是「人之常情」了。一到這樣的時候,我們就想起我們的祖先父母、想起為國為民的忠臣,這樣,孝道忠道不就在人的心中潛移默化、根深蒂固地建立了嗎!

  一個古老至今的節日,與忠孝思想完全的結合,足見我國傳統的精神,人民的生活中,不離忠孝。當行持日久,其作用自非同小可。無論是什麼人,大人小孩,青年男女,思想如何,只要他在這風俗中浸淫,就會漸漸受到熏染、陶冶,而慢慢體悟出忠孝之道。所以,人之常情當中就存在了「道」。

  龔壇主多年前有一段乩文:「清明彩雲懸碧空,孝子賢孫滿山中。古今是日原無改,只是丹心未有同。祭祖乃我國之古禮,清明是後人省墓之定期,前後三日是民間慣例,歷世代接,迨今不衰。可見我國禮義之風,家族孝念之盛也。夫追念之源,乃使後人見先人對子孫教育之苦,生養之難,一粥一飯,寒熱暑濕,無不翼翼兢兢。」(93)民俗日子,其感染人的力量不可低估,當自小便登山拜墓的小朋友,千辛萬苦參與莊嚴肅穆的活動,他心中就會興起,先祖的偉大與崇高形象,而日後無論多少年代,他將不會視祖先父母為可有可無。西方人間或只在墓前憑弔,但鮮有固定的日子與時間,不成其為風俗,以至後人對先人的崇敬難以長養,故孝道不興。 壇主另一段乩文,談及我觀紫霞施澤:「大矣哉,古聖賢之德也;大矣哉,古聖賢之教也。當此道德陵夷(衰頹)之際,荒野(禽獸不如之意)之尚日漸,悖禮 (違背禮義) 之風時增,尚幸孝念之風猶存。孝子賢孫、婦孺老幼,均皆至誠恭拜先靈,此乃我國古聖賢之訓、禮儀之教入人之深,有以致之者也,此非狄夷之所可比者也。」(92)當這些民俗傳統一天存在,聖賢的精神就會感染後人,移風易俗,所以為人父母不要忽視子女對傳統習俗的認識與參與。

龔壇主談紫霞施澤:(甲申年五月廿四日)
敬誦四經每一天  渡人功德卻爭先
聲名藉藉騰雲上  教化殷殷麗日前
神州嵐煙仍昔日  香江佳氣起今年
從中匡正西歐俗  挽轉頹風任變遷

此段講紫霞施澤,要求經生每天有空多讀四經,締造功德。此處最主要提出「從中匡正西歐俗」的重點,可見傳統民俗其義重大,能夠不論環境如何變遷,「挽轉頹風」。

有關清明、端午、盂蘭的一些資料和故事

祭祀先祖香火不能滅絕

  清明節及盂蘭節從性質上,屬於祭祀。祭祀在古代,是貫穿整個社會生活的大事。人為天地所生,為神靈所庇護,所以祭祀天地神靈,感謝其生育庇蔭,是首先的;其次,人為父母所生,父母的父母以至歷代祖先,是生育自己個體的根源,父母祖先與天地同功,紀念他們,祭祀其靈,在古人看來,天經地義。

  因而通過立宗廟 (國家的祖廟) 、祖 (家) (一族的祠堂) 、祖墳,恭拜先靈,有重大事情 (如國家的國君即位、出兵征戰、締結盟約;家庭的大事、婚姻、產子、入學、成人冠禮等) 必要在宗祠稟告、敬拜後方可進行,視為符合法度;並且以宗廟、祖祠、祖墳不斷有後人香火的恭拜,代代維持,視為孝道的一部分。所以孟子在孝道方面所提出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意義,並不在於生男生女,而在於一個族群如果不能生生不息,祖先沒有了後人的祭祀,侍奉香火,也就是說斷絕了家族的血脈,滅絕了,是非常的大不孝。

修真人以成道為大孝

  在我們當中,有一些各種各樣原因單身的朋友,如果他(她)又是家中惟一的血脈,那豈非如前面所說,令香火滅絕,成為大不孝。作為凡孝,這是當然的事;但如果從聖孝的角度看,當一個人修真成道,可令九祖超昇,這豈非比凡孝的意義更大。在武當山修真成道的凈樂國太子即後來的 北極真武大帝,父親亦得渡昇賜封為 凈樂天君明真大帝,母親為 善勝皇后瓊真上仙 (據武當山資料) ,可見這比之凡孝更為尊貴。所以,諸位 師尊、祖師、壇主常常提點我們「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待何時渡此生?」

  正因為這樣的原因,這些朋友不僅要修真行善積德,而且更要比其他人在實行上,奮力猛進,堅毅不拔,作出更刻苦的努力,取得明顯的成績,正是此一意義。其實,這些單身的朋友,少了很多家事的煩惱,在修真的路上,應該有相當優異的條件。但反之亦正因如此,他們在與人相處、互相尊敬、體諒遷就、群體關係方面容易執著,能克服此關,不難成功。捨棄凡孝,努力實現聖孝,需要我們要有一種與時間競爭的精神。

祭祀的先祖牌位與尸

  祭祀中,先祖靈位,一般用寫有亡者名字的木製牌,民間稱為「神主」(古文中稱為『示』),以代表接受祭拜。但周代早期在喪葬儀式中,曾經有由活人經過裝扮,坐在受祭位置來代替剛死者接受祭祀的做法,這個人被稱為『尸』,也就是成語「尸位素餐」的『尸』(「尸位素餐」即以「尸」比喻只佔據位置而不做事),這是讓剛死的人用活的形式接受祭祀,扮演者多是死者的孫(君主則多由卿、諸侯由本國的大夫作尸),目的是為了使人強調作尸人的身份地位,因為他是他的子孫,從而也記住死者本人的身份地位,承認其子孫有資格代替死者的一切,是合法的繼承者。這種作尸的情況於春秋後已少見記載了。

  有趣的『尸』風俗,提醒人們,除了古時候的『尸』之外,在社會上、群體中,佔據著位置,而不做應做的事,是最令人鄙夷的,人們萬勿「尸位素餐」啊!

關於紀念屈原的資料

龔壇主:(2005/6/5)
節近端陽蒲艾新
民鼓輕舟祭忠臣
短棹浮沉秋月近
積德立功卻凡塵

  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 (即屈原),謂曰:『君常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音練)樹葉塞其上,仍以五彩絲約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彩絲及楝葉。皆汩羅之遺風也。(《續齊諧記》)

端午節的菖蒲與艾葉

  端午節家家戶戶門上插菖蒲、艾葉之俗,據傳除了辟邪驅痛而外,原來還有一段淵源古遠的傳說。

  據傳晉朝鄧攸。曾任吳郡 (今蘇州) 太守,為官清廉,愛民如子。永嘉八年,八王作亂,兵連禍結,百姓生靈涂炭,之後吳郡失守,百姓爭相逃命,鄧攸身為太守,因衙役四散,又無親人,只得自己挑著自己的幼子及兄嫂遺子綏景,徒步南逃。及至泗水之濱,正遇石勒亂兵追趕接近。鄧攸一人難攜兩幼,沉思之後,毅然將親生兒棄于路旁,帶著妻侄繼續南逃。待過了泗水,卻仍被亂兵追及,石勒舉刀欲殺鄧攸,其時鄧攸訴說南逃種種,親生兒已不能保,今求石勒只殺他夫妻二人,保全侄兒性命,以存亡兄一脈生機。石勒聽說鄧攸棄兒保侄,大義可欽,甚為感動,遂決定讓其逃生,但恐這三人在路上又有不測,便隨手採下路旁的菖蒲和艾枝,插於三人身上,并傳下軍令:『若遇身插菖蒲艾枝者,乃仁義之人,不准濫殺!』

艾葉

(別名)艾、艾絨、祈艾、五月艾、家蒿、香艾、甜艾。

(來源)菊科

(性味)味苦、辛,性溫。

(功能)溫經,止血,散寒,除濕,鎮痛,健胃,抗真菌,安胎。

(主治)胎動不安,月經過多,崩漏,虛寒出血,下腹痛,陰道出血,寒症腹痛,月經痛,濕疹癬癩。

  五月五日,鄧攸等三人終於逃至福建寧化石壁洞。此處乃中原南來者之轉運站。眼看追兵將至,此地百姓將成刀下冤鬼,他記起石勒親傳的軍令,忙叫各家各戶都在門上插了菖蒲艾枝。當追兵到此之時,見家家戶戶門插菖蒲艾枝,軍令如山,不敢濫殺,揚長他去。而這些百姓日後轉徙閩南、台灣各地,為感念鄧攸救命之恩,每於端午節插此以作紀念,或有貼上對聯云:『菖蒲驅惡迎吉慶,艾葉避邪保平安。』

  或有云棄子保侄的故事乃發生在唐末黃巢起義之時,內容基本相同.只不過沒有鄧攸這個具體名字,并錄于此,以作參考。但菖蒲艾枝插門戶,也有散發氣味消毒空氣之功用。雖屬傳說,仍有實用意義。

 

【修身課程目錄】   【主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