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倫(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的關係,是人人所必須面對的,看一個人的品德,就是看他如何處理這五方面的關係。而五倫之首,為各種關係的根本,這就是父母子女這一基本關係,也就是孝道。人能孝,則能忠,而其他關係就可以很好地解決,故所謂「百行孝為先」是也。 | ||
從文字看,子女扶持老邁之父母是為孝。所以孝即對父母的愛敬、奉養、關懷、照顧…… |
||
龔中成壇主在談論我國禮俗時,贊揚了尚幸國人仍有孝念及孝行,是還有一點善根。 壇主曰:大矣哉古聖賢之德也,大矣哉古聖賢之教也。當此道德陵夷(同「陵遲」。迤邐漸平。引伸為衰頹。)之際,荒野之尚(不忠不孝不義而似禽獸之行為)日漸,悖(悖,音焙。違背、違反的意思。)禮之風時增,尚幸得孝念之猶存。孝子賢孫、婦孺老幼均皆至誠恭拜先靈,此乃我國古聖賢之訓,禮儀之教入人之深有以致之者也,此非狄夷之所可比者也。(壬申年七月十八日乩文) | ||
關於孝道的詳細討論,本觀去年《修身課程》之「孝經講義」已有詳論,請參閱。然而在孝道中有一項,現代人非常忽視,乃為由婚姻關係所產生之婆媳關係,並及岳婿關係。 翁姑和岳父母,是丈夫或妻子的父母,應如同對自己父母同樣敬愛。古禮言女子在家對父母,應是「女子在堂,敬重爹娘;每朝早起,先問安康;寒則烘火,熱則扇涼;飢則進食,渴則進湯。父母檢責,不得慌忙;近前聽取,早夜思量,……父母年老,朝夕憂惶;補聯鞋襪,做造衣裳。四時八節,孝養相當。父母有疾,身莫離床,衣不解帶,湯藥親嘗。」而當出嫁對翁姑,則應「供承奉養,如同父母。」言明婆媳關係即另一父子關係。 |